《张氏诗集合编》/张国范/5送同年高念侣太史左迁粤东兵宪

pg电子哪个更容易出奖

你的位置:pg电子哪个更容易出奖 > 新闻动态 > 《张氏诗集合编》/张国范/5送同年高念侣太史左迁粤东兵宪
《张氏诗集合编》/张国范/5送同年高念侣太史左迁粤东兵宪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23:17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送同年高念侣太史左迁粤东兵宪

都亭木叶动新凉,贝剑犀渠晓俶装。

簪笔旧传清禁草,仙轺今染大庾香。

三秋荔雨沾行幄,竟日榕阴覆举觞。

莫谓遐荒持节远,只今万里尽平康。

【疑难注释】

(1)同年:科举制度中同榜考中的人互称同年,此处指与作者同年考中进士的高念侣。

(2)太史:古代官职名,负责编撰国史、天文历法等,此处指高念侣曾任太史之职。

(3)左迁:古代官职调动的一种说法,通常指降职或平调至偏远地区,非升职。

(4)粤东:指广东东部地区,古代行政区划名。

(5)兵宪:即兵备道,明清时期地方军事长官,负责监督、协调地方军务,有时也兼管司法。

(6)都亭:古代京城中的亭名,常作为送别之地,此处泛指送别之地。

(7)木叶动新凉:树叶摇动,预示着初秋的新凉天气。

(8)贝剑犀渠:这里可能是借代或夸张形容官员出行的仪仗或装备之豪华,贝、犀均为珍贵的材料。

(9)晓俶装:清晨开始整理行装,准备出发。俶,开始。

(10)簪笔:古代臣子朝见皇帝时,用簪子将笔插在发髻中,以便随时记录皇帝旨意,后泛指官员执笔记事。

(11)清禁草:指清雅的宫廷文书或奏章,禁中即皇宫,草即起草的文书。

(12)仙轺:指仙人的车驾,此处借指官员出使或赴任时乘坐的华丽车马,含有赞美之意。

(13)大庾香:大庾岭(今江西与广东交界处)的香气,或指当地特有的香气,此处借指粤东地区的特色或风光。

(14)三秋荔雨:三秋即秋季,荔雨可能指秋季时荔枝林中的雨景,也可能借指秋季特有的气候或景象。

(15)行幄:行旅中的帐篷或临时住所,此处指高念侣太史在旅途中的居所。

(16)竟日榕阴:整天都在榕树的树荫下,形容在南方榕树茂盛的地方度过时光。

(17)举觞:举杯,指饮酒。

(18)遐荒:指边远荒凉之地,此处指粤东地区,含有对高念侣太史远赴边疆的关切之情。

(19)持节:古代使臣奉命出行,必执符节以为凭证,故称出使为持节。此处指高念侣太史前往粤东任职。

(20)平康:原指唐代长安城中的平康坊,为妓女聚居之地,后泛指繁华之地或安乐之境。此处借指虽然粤东地处偏远,但在高念侣太史的治理下,将会呈现出一片繁荣安定的景象。

【语体意译】

送别同年考中的好友高念侣太史,他因官职调动要前往粤东担任兵备道的职务。

在都亭的周围,树叶轻轻摇曳,带来了初秋的凉爽气息。清晨时分,他整理着装饰着贝剑犀甲的华丽行装,准备启程。昔日,他作为太史,以簪笔记录清雅的宫廷文书,名声远扬。如今,他乘坐的马车(仙轺)将穿越大庾岭,车身上似乎都沾染了那里的独特香气。

秋季的雨水滋润着荔枝林,细雨绵绵地沾湿了他在旅途中的帐篷(行幄)。而一整天,他都在茂密的榕树树荫下,悠然自得地举杯畅饮。请不要认为前往那遥远而荒凉的地方持节任职是艰难的旅程。要知道,在如今这万里之遥的地方,也将迎来一片繁荣安定的景象,成为平康之地。

【诗文赏析】

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高念侣太史左迁粤东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。诗人以“都亭木叶动新凉”开篇,营造出离别的氛围。随后,通过“贝剑犀渠”、“簪笔清禁”等意象,回忆了友人的辉煌过去。最后,诗人以“三秋荔雨”、“榕阴举觞”等描绘粤东美景,宽慰友人虽远赴遐荒,但万里路途皆平康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